加入收藏欢迎进入黄石市城发集团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湖北日报》专题报道:黄石 塑造山水宜居之城

发布时间:2020-08-28  所属栏目:集团新闻  点击次数:5988  返回上页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

黄石迎来建市70年。

70年间,脱胎换骨:建成区面积,从1950年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2019年8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1950年5.29万人,增加到2019年87.36万人;城镇化率,从1950年的12.3%,攀升至2019年64%。

如今的黄石,已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正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功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动能转型,快步迈向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打造山水宜居之城?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用游客的眼光管理城市,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价值。

这是新时代的黄石答卷。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百花隧道、正线土建工程开工在即。

工程全长27公里,其中高架段3公里,隧道段1.9公里,车站30座。线路起点位于黄石大道沈家营路口,沿线穿越磁湖、黄荆山,连接新老城区,与工业旅游小火车无缝对接,终点至矿博馆西侧,串联起高铁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两所高校以及多个商业综合体。

线路由东向西、由北向南,构建黄石首条骨干公交走廊,预计2022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其中,百花路至矿博北路约10公里有望2021年提前通车。远期还将延伸至黄石港区万达商圈,对接鄂州顺丰机场。

黄石现代有轨电车规划设计中渗透着“旅游的理念”。以车辆选型为例,已与4家电车生产厂家对接,并邀请上海申通地铁公司、沈阳浑南有轨电车运营公司、上海城建院等单位车辆专家等,成立车辆选型技术小组,主要考量两大因素,一是动力要足,二是外观要灵秀,充分融入山水城市之中。

有人如此评价这个项目——

“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城市风景线。”

“从黄石港区出发,到开发区终点,乘坐有轨电车,可以看见黄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助推公共交通跨越式转型升级的同时,必将带动城市开发、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

……

山水宜居之城的落脚点,在于宜居。无论是道路交通,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划分,还是医院、学校建设,休闲游览区打造等,合理的规划无疑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就是把整座城市作为全域旅游大景区来规划,突出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让功能更完善、配套更齐全、特色更鲜明。

黄石是一座老工矿城市,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 “短板”和“痛点”。城市规划以问题为导向,科学规划好与城市发展相匹配、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城市配套齐全,才有吸引力。黄石坚持城市规划与基础配套、市民生活相协调,统筹好水、电、气、通讯等管网设施,道路、桥梁、轨道等交通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卫生等便民为民设施的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黄石拥有3000多年采铜史、1700多年冶铁史、100多年近代工业史,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为塑造城市特色,城市规划融入独特的矿冶文化元素,将“工业乡愁”烙印在城市建设的砖瓦中。


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


鸟瞰黄石,西塞山、黄荆山、东方山矗立,磁湖、青山湖、青港湖静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好一幅山水画卷,好一座宜居之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朝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传唱千年,让西塞山名扬天下。

黄荆山由西南向东北蜿蜒24公里,房屋沿山脉错落布局,这里的居民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东方山被誉为“三楚第一山”,至今仍保存有“青松倒插”等古八景,山上绿树环绕,俨然天然氧吧。

磁湖湿地公园,小桥、流水、绿荫,花团锦簇,生机盎然。30年前,这里都是鱼塘、水坑,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臭味阵阵。

情人路,从磁湖东北侧穿湖而过,一路徜徉,眼前湖光山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入夜,沿线灯光璀璨,“飞天白鹭”弥漫着梦幻、浪漫的气息。

清晨和傍晚,柯尔山—白马山公园绿道上熙熙攘攘。可谁又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两座无人问津的荒山!

襟江怀湖,依山傍水,这是黄石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但是城市发展也因此被山水阻隔。

2019年12月,黄石市民之家正式启用,将“城市客厅”搬到更加开阔的大冶湖畔。

曾几何时,这里荒草丛生、淤泥遍地,而今被誉为“最美客厅”“城市绿心”。放眼望去,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矿博园、奥体公园鳞次栉比,生态馆、地质博物馆、城市综合馆巍然屹立,市民之家、保利时代大厦、教育城拔地而起……

今年6月,黄石儿童公园经改造升级后开门迎客。

市民不禁感叹:“感觉自己的童年又回来了!”

每位老黄石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儿童公园,承载着儿时的欢乐。

黄石儿童公园始建于1984年,2019年9月全面升级改造。为不留遗憾,参建各方小心翼翼,短短几个月内,召开现场办公会几十次,确保方案最优、效果最佳。

市民之家和儿童公园,只是城市的局部,都力求精益求精,更加便民、人性化。

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市,就是瞄准便利化、智能化、个性化,让城市和谐宜居,充满活力。

便利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黄石充分发挥“公铁水空”优势,以空、水为龙头,加快打通对接顺丰机场“1+6”快速通道,加速建设棋盘洲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以公、铁为两翼,加快推进沿江大道、大广高速黄石互通等项目,全力实施有轨电车、黄石北站改扩建等项目,构建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抢抓机遇,加快推进5G基站、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建设,全力打造“智慧化城市”平台,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城市生活服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幸福感,创造智能化城市新生态。

有独特个性的城市,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建一物、添一景”,打造具有文化艺术视觉冲击力、有美感有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使城市建筑和景观相互协调、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实现城市景区化、景区城市化,景在城中、城在景中;“补一线,绿一片”,坚持不懈地在“石头上种树”,见缝插绿,回填植绿,让昔日千疮百孔的工业伤疤变身生态绿地。

70年,城市变大了,道路变宽了,楼变高了,交通更多样化了,小区越来越美了。

磁湖、青山湖、青港湖“三湖”治理,磁湖南岸生态修复、磁湖下游湿地工程加速推进;已建成的磁湖上游湿地“以水为媒”,将景观效果与功能处理紧密结合。建成城市综合性公园4个、各类小型特色公园和城市“口袋公园”38个,新增和改造城市绿地面积3.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9.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规划启动38.45公里绿道建设,完善一批生态护岸、雨水湿地、循环利用等海绵城市设施,让城市常现碧水蓝天。


用游客的眼光管理城市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黄石街头,洒水车反复播放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燕子》。

以前常播放的则是《兰花草》《世上只有妈妈好》《东方红》等,走在路上一听到这样熟悉的旋律,第一反应就是洒水车来了,赶紧避让。

今年以来情况发生变化:黄石所有洒水车音乐全部换成《小燕子》!

为何要换?因为这首经典儿歌传唱了几代人,经久不衰,而歌词作者长期在黄石工作,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一座城,一首歌。《小燕子》不仅见证了黄石的时代变迁,更连接着这座城市的集体自豪感。洒水车将这首歌带到大街小巷,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广城市名片。

站在游客体验的角度,如果不经意间捕捉到城市管理者这一精心设计,必定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游客的眼光是挑剔的,用游客的眼光管理城市,就是把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是否方便、是否舒心、是否满意,作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黄石老旧小区多,城区现有社区中,900多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服务,居民时常抱怨环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黄石成立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指挥部,按照“有治安防范、有清扫保洁、有绿化养护、有物业维修、有规范停车”标准,推进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三个一”住房保障工程,对老旧小区进行管网改造、立面整治、道路刷黑、灯光亮化、绿化提档、管线规整、电梯增设等,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随着机动车爆发式增长,停车难已成为城市综合病。为缓解城区停车难,黄石推行智慧停车管理,通过停车数据联网和动态信息发布,实现停车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全市主次干道、人行道、公共停车、商业停车、封闭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六大类机动车停车位115467个数据,已纳入系统平台。为保证道路泊位运营工作顺利开展,黄石城发集团旗下停车公司完成全市3870个运营泊位线施划及编码牌制定安装,诱导屏安装工作也同步推进中。截至目前,该公司运营停车泊位3896个,其中封闭停车场14个、泊位1290个,道路16条、泊位2606个。另外,在建和建成停车场25个、泊位2486个。

作为城市“管家”,不仅要提供优质服务,更要聚焦 “堵点”“痛点”,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治“脏”、治“堵”、治“乱”,强力开展垃圾乱倾乱倒、乱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整治攻坚行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城市


8月14日,华灯初上,黄石华新水泥旧址欢歌笑语,人头攒动。这处工业老厂一改往日清冷,展现出火一般的热情——在曾侯乙编钟悠扬的乐曲中,万众期待的“泥享园”文化市集正式开集。

那仿佛从遥远战国时代传来的声声钟响,在工业遗址里慢慢漾开,两种同样厚重却完全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震撼人心。

匠心细腻的陶碗杯盘、色彩明艳的川剧脸谱、造型独特的大熊猫玩偶……文创手作区人气最旺,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手工艺人拿出看家本领,让人们目不暇接,兴高采烈拍照打卡。

创意融入生活,让前来“赶集”的人们充分感受到文创艺术的魅力。

“我从来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接触这么有意思的文创产品。”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华新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李红芬感受到久违的烟火气。

“泥享园”文化市集,既是黄石探索文旅“夜经济”新形态的成功尝试,也是活动主办方黄石城发集团对于市民期盼多元文化生活的热切回应。

业内人士称,这种“文创+消费”的方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商圈、社区与市民的互动,对于释放文化产业活力,也具有积极意义。此后,“泥享园”文化市集经过改造升级后继续开市,黄石建市70年书画摄影展也在这里举行。酷暑季节,市民朋友们又多了一处休闲纳凉的“网红打卡地”。

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城市,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把“极致、网红、跨界”等互联网思维融入城市经营,让城市更有价值,更具核心竞争力。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体验做到极致,超过用户预期,深深吸引他。这既是一种敬业、勤业、精业的精神,也是一种坚持坚守、专注专业、创新创造的精神。当“极致”思维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每一个小区、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景点都将打造成精品,让人过目难忘。

“网红”思维就是要追求“流量”“粉丝”。黄石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厚重的工业文明、富集的工业遗存、光荣的红色基因、独特的城市文化,要依托这些独特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游、工业游、乡村游、红色游、全域游,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将黄石建为“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流量”,更多“粉丝”。

“跨界”思维的本质是共享和分享,可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黄石最大的基础是工业,最大的资源是山水,最大的机遇是鄂州顺丰机场,放大这些优势。用“跨界”思维,将黄石发展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打造一座没来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会留恋的城市,让黄石真正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宜商,成为一座有价值、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